传感器类型决定检测精度
电化学传感器是目前公认最准确的甲醛检测方式,它能将甲醛浓度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。这种传感器成本较高,但稳定性好,误差能控制在±5%以内。相比之下,半导体传感器虽然便宜,但容易受温湿度影响,数据波动大得吓人。
有些商家会玩文字游戏,把"半导体"包装成"高精度传感器"。记住,真正专业的检测仪一定会标明传感器类型,如果产品详情里含糊其辞,那八成就是坑。另外,电化学传感器需要定期更换,使用寿命一般在1-2年,这也是判断真伪的一个小窍门。
量程范围直接影响使用场景
00-10.00mg/m³是家用检测仪的标准量程,能覆盖日常需求。但有些低价产品为了节省成本,量程上限只有1.00mg/m³,遇到超标情况就直接爆表,这种仪器买来等于摆设。
专业级设备的量程会更宽,能达到0.001-20.00mg/m³。不过对普通家庭来说,0.01mg/m³的分辨率已经足够精准。重点是要看仪器在临界值附近的稳定性,比如0.08mg/m³(国家标准限值)附近能否保持稳定读数。
校准方式关乎长期可靠性
再好的仪器用久了也会漂移,定期校准是保证准确度的关键。高端设备支持自主校准,有的还配有标准气源。而廉价产品往往是一次性的,用几个月数据就开始"飘"。
选购时要特别注意:是否有校准功能、校准周期多长、校准是否方便。有些品牌提供免费校准服务,这比那些用半年就报废的"一次性"仪器划算多了。记住,不能校准的检测仪,再便宜也别买。
最后提醒大家,甲醛检测不是一锤子买卖。建议选择能记录历史数据的产品,方便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。毕竟甲醛释放是个长期过程,单次检测很难反映真实情况。现在你知道该怎么挑了吧?别再被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忽悠啦!